渔业捕捞许可证是什么?别再瞎捕了!
你是不是也见过河边三五成群拿着网兜、电鱼棒、地笼的人?看着湖面风平浪静,鱼儿成群,随手一捞似乎也没啥大不了。可一旦被渔政部门查到,轻则没收工具、罚款几百,重则面临行政拘留,甚至被认定为非法捕捞水产品罪。为什么?因为你缺一张证——渔业捕捞许可证。

这张证不是形式主义,而是国家为了保护水生资源、规范渔业秩序设立的法定门槛。别小看它,它直接决定你是在“捕鱼”还是在“犯法”。
捕鱼合法吗?关键看这三点
很多人问:捕条鱼也犯法?当然不一定。
合法捕鱼,得满足三个条件:
- 有证:持有有效的渔业捕捞许可证;
- 在区:在规定的水域、时间作业;
- 合规工具:使用批准的渔具和方法,比如不能电鱼、毒鱼、炸鱼,也不能用密眼网、地笼等破坏性工具。
这三者缺一不可。否则,哪怕你只捞了三斤鱼,也可能被认定为非法捕捞。
举个真实案例:去年江苏一位村民,在自家门口的小河里用电鱼器抓了不到十斤杂鱼,被群众举报,最后不仅工具被没收,还被处以行政拘留5天、罚款2000元。理由就是:无证+禁用工具+在禁渔期。
所以说,别再觉得“没大事”,法律从不和你讲人情。
渔业捕捞许可证怎么办?一步一步教你
想合法捕鱼?第一步就是办证。别担心,流程其实不复杂,关键是要找对门路、准备对材料。
谁可以申请?
个人或单位都可以申请,但必须满足以下基本条件:
- 年满18周岁,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;
- 拥有符合规定的渔业船舶(若使用船舶);
- 船舶持有有效的检验证书、登记证书;
- 申请人无重大渔业违法行为记录;
- 作业类型、水域、时限符合当地渔业主管部门规定。
注意:现在很多地方对个人申请有严格限制,尤其是天然水域(江河湖库),基本只允许集体或企业申请,个人多限于小型内河或养殖水域。
办证流程(以个人申请为例)
-
咨询当地渔政部门
去所在县(区)农业农村局或渔政监督管理站咨询,了解本年度是否开放申请、允许的作业类型、可捕区域、禁渔期安排等。
-
准备材料
通常需要以下文件:
- 申请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;
- 渔业船舶检验证书、船舶登记证(如有船);
- 渔业船舶所有人与申请人为同一人的证明;
- 渔具清单(说明类型、规格、数量);
- 申请表(现场领取或官网下载);
- 近期免冠照片2张。
-
提交申请
到渔政窗口提交材料,工作人员会初审。材料齐全的,会出具受理回执。
-
审核与公示
渔政部门会在15-2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,部分区域还需公示5-7天,接受社会监督。
-
领取证件
审核通过后,你会收到通知,凭身份证和回执去领取《渔业捕捞许可证》。证件上会明确标注:
- 作业类型(如刺网、钓具、笼壶等);
- 作业时限;
- 作业水域范围;
- 船名船号(如有);
- 有效期限(一般1-3年)。
整个流程走下来,大概需要20-30天。建议提前准备,别等到开渔季才去办,那时候人多排队,容易耽误。
常见问题解答:你关心的都在这儿
Q:没有船,只在河边钓鱼,需要证吗?
A:分情况。
- recreational fishing(休闲垂钓):在非禁渔区、非禁渔期,使用一人一杆、一线一钩的方式,不以盈利为目的,大多数情况下不需要办证。但像长江流域等重点水域,即便休闲垂钓也有严格限制,比如禁用多钩、滚钩、锚钩等。
- 生产性捕捞:使用网具、地笼、电鱼器等工具,无论是否盈利,都算生产性作业,必须持证。
Q:证几年一审?要年审吗?
A:许可证有效期一般为1-3年,到期需重新申请。部分地方实行年度报告制度,要求持证人每年提交作业情况、船舶状态等,作为续证依据。
Q:转让或租借许可证可以吗?
A:绝对不行!许可证仅限本人使用,严禁买卖、出租、出借。一旦发现,立即吊销证件,三年内不得重新申请,情节严重的会追究法律责任。
Q:办证要交钱吗?
A:根据《渔业法》规定,渔业捕捞许可证不得收费。但涉及船舶检验、登记等服务性项目,可能会收取工本费或检测费,一般几十到几百元不等。
这些行为,看似“小事”,实则违法!
很多人觉得“我就捞几条鱼,能咋的”,但法律可不是这么看的。以下行为都属于违法行为,千万别碰:
| 行为 | 违法依据 | 后果 |
|---|---|---|
| 电鱼、毒鱼、炸鱼 | 《渔业法》第三十条 | 没收工具、渔获,罚款5万以下,可拘留 |
| 使用密眼网、地笼 | 同上 | 同上 |
| 在禁渔区、禁渔期捕捞 | 《渔业法》第三十八条 | 没收渔获和工具,罚款,严重者追究刑责 |
| 无证捕捞 | 《渔业法》第四十一条 | 没收渔获和违法所得,罚款2-10万 |
| 捕捞重点保护物种 | 《刑法》第三百四十一条 | 构成非法猎捕、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 |
特别提醒:2021年起,长江流域实行“十年禁渔”,全流域禁止生产性捕捞。哪怕你在支流、小河边,只要属于长江水系,一律禁捕。已有上百人因此被追究刑事责任。
合法捕鱼,也能赚钱?这些“证农”正在悄悄致富
你以为办证只是“求合法”?错了,很多地方已经开始扶持持证渔民转型。
比如浙江湖州,政府鼓励渔民申请“生态捕捞证”,限定在特定湖泊、使用环保渔具,捕捞后由国企统一收购,价格比市场还高10%。不仅能合法作业,还能稳定收入。
还有湖北监利,推出“渔业合作社+持证个体”模式,合作社统一办证、调度、销售,个体渔民只需出船出力,年收入轻松过十万。
说白了,有证才有资格参与正规渔业经济链条。无证?连卖鱼都可能被查。
总结:办证不难,违法代价大
渔业捕捞许可证不是“拦路虎”,而是“通行证”。它保护的不仅是鱼,更是你的安全和未来。
想捕鱼?别急着下网,先去办证。流程不复杂,关键是要有法律意识。别等到被罚了才后悔:“早知道就办个证了。”
现在各地渔政部门大多开通了线上咨询渠道,微信搜“XX县农业农村局”就能找到联系方式。打个电话,问清楚,少走弯路。
记住:合法捕鱼,才是长久之道。